梅干扣肉  

友牌梅干菜在瓦斯爐上沸騰著,家裡滿是一股不知道該說是久違還是陌生的氣味。

以醃菜滷肉,各有滋味,雖然筍乾之外的醃菜絕少出現在我家的餐桌上就是。
小滿食堂的高麗菜乾滷肉真是一絕,至於梅干菜,就算偶爾偶爾在傳統市場瞄到,一想到這滿是沙的東西極難洗淨,沒耐心的懶人如我就直接放棄了。

不知道為什麼,外頭也不常看到現成的梅干扣肉。我不是說那種做工繁複,五花肉還要炸過的大菜,只要簡單加個梅干菜去滷肉就好。大概是因為店家也和我一樣覺得洗菜麻煩吧!
也是啦,若不想特地請人洗菜,要做出好吃又乾淨的梅干扣肉多半得自己醃梅干菜。加上醃菜的人工、等待的時間、貯放的成本,成品卻僅是一道「好像隨處可見」的梅干扣肉,顧客恐怕會覺得c/p值不高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口語中的c/p值似乎不再包含性能,只剩價格這個意思了。

記憶裡最清晰的梅干菜氣味總是與一群在大雨中從九份步行到金瓜石,飢寒交迫的延平人伴隨出現。後來才知道,這種大餐廳專接團客,還有,菜單上的每一道,都是調理包。
又濕又冷又累又餓的吃著來不及弄熱的梅干扣肉,食之無味居然成了我對這道菜唯一的印象。
(說來我不能確定那天是否真下著雨。地科社在滂沱大雨與泥濘中蹣跚前往礦坑的記憶可能干擾了這一段)
如果不把調理包這種曖昧不明的東西當成真正的食物,我還真想不起來到底什麼時候吃過。
就這樣,梅干扣肉成了一種應該美味,多年來卻始終無緣的殘念。

然後,因緣際會,友牌梅干菜大駕光臨,菜葉完整還不帶沙,萬分感謝啊感謝萬分。
第一次「正式」吃梅干扣肉就是自己弄的,實在冒險。懶人廚藝雖然不佳,但誠意是有的。

拜託拜託,一定要好吃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f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