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污點(The Human Stain)
          2004/4/18

  柯爾曼.席爾克,著名的猶太裔古典學教授,也是整頓革新了一所大學的教務長。但那光輝燦爛的金字塔,傾毀於六個字母,奠基於一個謊言。

  「spooks」,謔語的幽靈,用以形容他從未見過的,兩名自開學以來不斷翹課的學生。卻引發了一場文字獄──因為,「spook」這個字眼,同時也是貶義的「黑鬼」。他憤而辭職,妻子則為此心臟病發過世。

  荒繆嗎?

  不只如此,更荒謬的還在後頭……事實上,他是個淺膚色的非裔美人。

  在影片最後時,他那位有著黑皮膚的妹妹無法理解:「為什麼他不說出自己其實是個黑人呢?」

  「因為這是他最辦不到的事。」柯爾曼的作家朋友如此回答。(這兒有條臭蟲──咱們親愛的作家先生也未免太了解他了。我沒看過書,依電影中所見,他們是好朋友,但從法妮亞出現後就不曾交心了。如果作家這角色真如某簡體網站上所說的,是個不斷探查柯爾曼的事情、也是設計他的壞蛋的話,倒還有說這句話的資格。)

  在我的印象中,那是一個黑白問題非常嚴重的年代。柯爾曼年輕時必因為自己的種族付出了不少代價,以此為背景,光看外表常被人誤以為是白人的柯爾曼才會產生不願承認自己是黑人的想法。如果對這段歷史不是很了解的話,光看電影中他因此被論及婚嫁的第一個女友拋棄,恐怕只會停留在種族問題的表層上頭。

  影片中有不少突兀的地方。例如那封黑函,女教授為何看了法妮亞與柯爾曼擁吻就寫了黑函?為什麼律師會說他們倆人的事情鬧得風風雨雨,只不過差了三十歲,值得如此大驚小怪嗎?柯爾曼對作家提到法妮亞時跟威而剛有什麼關係?我看電影時沒有睡著,卻一直到片尾仍搞不懂作家為何要隱居於森林中。不只這些,許多片段都只有簡單帶過,或許要等原著的翻譯小說上市才能得到解答。

  要把一本厚厚的小說濃縮在一部106分鐘的片子裡實非易事,這結果就是導演佈下了太多線,卻沒有時間收回。相較之下,導演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來詮釋柯爾曼與法妮亞之間從慾望演變成愛情的關係,而這大概也是本片中最成功、完整的段落吧。法妮亞童年時被繼父性虐待、結婚後從受虐兒變成受虐婦女、兩個孩子則在火災中被燒死。缺乏自信與安全感的她雖然與柯爾曼在一起,卻遲遲不敢越過階級間的鴻溝。

  所謂「人性污點」(The Human Stain)指的是「人的一生中,必會在我們所遇過的人心中留下一些印記」。法妮亞始終無法忘掉繼父、母親、前夫與兩個孩子所留下的印記;法妮亞的前夫無法忘懷越戰的傷痕;席爾曼呢?儘管他的膚色白如雪,那「黑鬼」的屈辱、不平等烙印卻永遠無法從他心中抹去。嚷著「為什麼要以我的種族為傲,為什麼不能以我自己為傲」的淺膚色的非裔青年終究只是說說而已。他懦弱地「謀殺」了自己、母親、哥哥、妹妹,卻無法消除那印記,最後還是得從法妮亞的微笑中尋求心安。所以,呃,我想,這該是一部愛情文藝片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f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