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宅還是偽宅?〈迎接宅世代,百萬宅男宅女的新消費革命〉

2007/09/19

迎接宅世代,百萬宅男宅女的新消費革命〉一文閱畢。

感想是典型的雜誌文章。

以一個沒有精確定義的辭彙為主題,東拉西扯的講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如此但是連自己都不是很清楚的事情。

這篇文章裡「宅」這個字的意思在不同的地方分指「私人」、「收藏家」、「fans」等等,最常見的(也常當動詞或形容詞使用的)一種用法則十分含糊,只能用「孤癖、沈迷網路或次文化、不擅社交的社會邊緣族群」或「他們習慣與自己獨處,但需要MSN或電郵與人互動、喜歡以iPod或遊戲機打發時間,或是每天固定瀏覽社群網站或接收第一手訊息的習慣」之類的刻板印象籠統概括。我不認為這是廣義的用法,而是不負責任。

除了所謂典型重度宅的朱學恆之外,他們以「宅」字概括的族群基本上是更久之前被稱之為「網路成癮症候群」的那些人,只不過這次強調的是其中某些具有特殊專長的人物或小群體而已。

或者講白一點,以原始的狹義「宅」字而論,網路的使用習慣跟宅不宅根本就是兩碼子事。(再引用一次,「孤癖、沈迷網路『』次文化、不擅社交的社會邊緣族群。」)

而這麼模糊的東西真的可以這麼簡單的跟個人主義(而且還是「極致」!)牽扯在一塊兒嗎?

就文中那一段看來,我想需要舞台與掌聲未必真的就叫作個人主義。

 

回到文章的主題,所謂宅跟商機的關聯,在我看來,這許多文字的所指的其實是「一群同好(未必是同好團體)透過網路而獲得一定影響力」。

那麼,關鍵字是同好還是網路?

答案在文章中已經很清楚了。

 

「《天下》特別與「東方線上」合作,從「東方線上」資料庫進行兩個群體的初步分析,以『大量使用網路或電玩』(每星期使用二十五小時以上)為實驗組,另一群是沒有大量使用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af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